查看原文
其他

院系巡览|航天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杨利伟遨游星空,翟志刚太空漫步,相信同学们会为中国人终于踏足太空而热血澎湃。当天宫神舟太空相会,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相信同学们会为此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欣喜不已。当“嫦娥”系列先后飞奔月球,“玉兔”不断揭开月宫神秘面纱,“胖五”腾空而起直奔云霄,相信同学们对中国航天事业心生向往。从东方红乐曲太空奏响,到嫦娥四号精准着陆于月背,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已经从跟跑别人的足迹成长为引领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我颁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并殷殷嘱托“再立新功”,这是总书记对航天人的鼓励和鞭策,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南航航天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航天科技人才为己任,拥有“探秘深空”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设有航空航天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此外,还在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人机与环境工程等学科方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院拥有“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和“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无损着陆技术”联合实验室、“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深空科学与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成为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一方重镇。建院至今,学院已培养各类毕业生两千余人,他们大部分都就职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各大航天院所,并已经逐渐成长为建设航天强国的中流砥柱,他们将航天器作为运载工具和平台,联接天和地;他们掌握航天科技,探索生命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联接过去和未来;他们利用航天科技,不断地验证着真理、否定着假说,区分着现实和梦幻!航天科技就是这样的一个时空隧道,这样的一个神圣领域!

未来航天事业的工程师们,星辰大海是我们的征途,浩瀚宇宙等待你们去经略,筑梦飞天的重任,你们必将是主角。你们准备好了吗?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学院院长              

     叶培建                   

航天学院创建于2006年,现任院长为我国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叶培建院士。学院现有航天系统工程系、航天光电信息系、控制工程系三个教学科研并重单位。学院拥有“探秘深空”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设有航空航天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开设中国-乌克兰联合培养班,在第5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给中乌班学子回信,勉励他们弘扬航天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学院拥有“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和“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无损着陆技术”联合实验室、“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深空科学与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此外,还在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人机与环境工程等学科方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航天学院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正在向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迈进。学院紧密结合我国航天发展需求,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

01

航天特色鲜明

学院航天特色鲜明,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面向祖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一流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防工业系统、世界五百强企业。在科学研究方面开展航天器总体设计、结构与机构、空间光学载荷设计、光电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科学领域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防预研项目、装备预研项目等重要国家、国防项目110项。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

02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其他专技岗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9%。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6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高级职称3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江苏省“双创工程”、“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共计19人。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和本科教育,获国家级精品公开课2门(其中1门入选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特色”的原则培养学生,每位本科生导师指导4-5名学生,各年级学生构成10余人的纵向团队,导师以专业辅导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开展师生互动的研究性教学,以科技创新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数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6月)

03

科研成绩卓著,特色鲜明

学院拥有“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和“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无损着陆技术”联合实验室、“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深空科学与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卫星通信与导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和创新基地。学院科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火星探测器应急信标试验队已于今年4月出征,2006年至2019年,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0项,资助金额近4500余万元,其中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4项。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27篇,被EI收录298篇,被CPCI-S收录127篇),获授权专利166项,出版学术著作22部。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项。(数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6月)

04

国际合作办学深入开展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与欧盟、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美国等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开设“中国-乌克兰联合培养班”,按照“2+2”(大一大二南航学习,大三大四前往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学习)的模式培养优秀人才。目前已有122名学生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双学位。中乌班被学校纳入纳入优秀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共计为出国学生提供了100余万元的学费资助,并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

中乌联合培养班毕业生因其优秀的综合素质受到国内航空航天研究院所的青睐,他们具备了良好的俄语基础和国际化视野,在未来我国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深度技术合作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在第5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给中乌班学子回信,勉励他们弘扬航天精神,练就过硬本领。

05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学院成立至今,已培养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学院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优势,毕业生受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等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院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在行业中的特色与优势,与相关单位建立了畅通的就业渠道。近三年来,我院学生就业率年年达到100%,稳居学校榜首,其中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都在60%以上。“国家有需求、事业有前途、个人有发展”,航天技术是世界高技术群中对现代社会最具影响的技术之一,航天工业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各科研院所不断加大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力度,对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也在稳步增长。(数据统计截止至2020年6月)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现在,航天产业的发展是条件,航天科技的进步是动力,航天人才的需求是保障,国家航天经费的投入力度空前,将为航天专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拓展更为有利的空间。热烈欢迎“情系航天”的同学们加入航天学院,共同实现飞天梦想!

航天学院设有以下三个专业:


01 航空航天工程

本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家和江苏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办学主体为航天学院航天系统工程系。

本专业实力雄厚、专业水平国内领先,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建设专业,围绕航天系统工程与应用,设立了航天器总体设计与任务规划、空间机械电子、航天器结构与机构和航天器空间环境工程、航天器热控与能源5个特色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航天科技发展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系统掌握力学、机电一体化与系统工程等多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航天器设计与应用专业理论与技能,能够在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技术研发、工程管理与应用、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专业教学资源丰富,具有一流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条件,注重与航天领军企业的协同育人,建设有“探秘深空”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本专业毕业生发展渠道多元,除了可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外,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在航天、航空以及大型科研机构等高新技术行业从事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工作。


0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依托于“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博士点和“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办学主体为航天学院航天光电信息系。本专业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专注光电信息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工科专业,研究和应用对象包括对光电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检测、处理和显示等方面。本专业为我国航天航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养光电信息工程方面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创新人才,提升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光电信息已被公认为是本世纪的主导行业之一,光电产业是21世纪前20年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产业。本专业面向航天航空、信息产业等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围绕航天信息工程和光电信息技术,依托光学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联合航天五院等国际领先光电科研院所,共建了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育人平台,搭建了面向航天光电信息领域的一流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航天光电信息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不仅掌握了光学工程技术所应具备的特有专业技能,同时掌握了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可在电子信息、通信、互联网、新能源、航天航空等相关产业领域就业,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和运行管理等工作,亦可在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领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03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本专业是控制、信息和飞行器设计方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依托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和江苏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办学主体是航天学院航天控制工程系。

本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专业;本专业实力雄厚,学术水平国内领先。本专业以培养适应当前航天航空及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要求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国际视野开阔,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扎实掌握数学、物理、控制、信息、计算机等基础理论;具有电路电子、理论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等基本知识;融会贯通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控制技术、飞行器导航与信息融合等专业知识;接受飞行器信息技术实践训练,能解决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实际问题;是独立承担设计任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航天、航空、民航及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从事飞行器控制、导航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分析、设计、试验等科研工作;在自动化、电气电子、互联网等民用高技术行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和部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走进航天学院


025-84896340


http://astro.nuaa.edu.cn


飞天的梦想

从这里启航

我们将以十二万分的热情

翘首以盼

只为等来志在长空牧群星的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